www.ajbcw.com中国白茶网2012年3月10日

流言:幽門桿菌會造成胃癌,茶讓幽門桿菌無法黏在胃壁上,且茶裡面的苯丙胺酸會讓人心情好 ,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,因為放了太久,裡面有大量的黃麴毒素是致癌物!
真相:首先幽门螺旋杆菌确实是胃癌的重要病因,但是茶叶“让幽门螺旋杆菌无法粘在胃壁上”则是幻想,真这么管用那可是胃癌病人和胃溃疡患者的福音。苯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必需氨基酸,属于芳香族氨基酸,大剂量下确实对神经有一定影响,但是茶叶中0-0.5mg/g的苯丙氨酸含量比起其他食物来说实在微不足道。
普洱茶里有黄曲霉毒素?
普洱茶有什么特殊之处?一般根据茶叶加工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的程度,可以将茶叶划分为不发酵的绿茶、微发酵的白茶、轻发酵的黄茶、半发酵的青茶(如乌龙茶)、全发酵的红茶和后发酵的黑茶(如普洱茶)等六大类。其中从清代开始流行的普洱是云南特色茶,现代普洱茶是将晒青毛茶经过发酵处理精制而制成的茶叶。由于普洱茶是后发酵,特别是湿仓储存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霉变的现象,发生真菌毒素污染。所以普洱茶容易含黄曲霉毒素是有道理的。事实上根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2011年对广州某茶叶市场上70份样品的检测,各样品中均可检出黄曲霉毒素B1,70份样品中超过5微克/公斤的有8例,占11.43%。[1]
说到致癌物不谈剂量都是在耍流氓,鉴于目前对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尚未制定,到底普洱茶中的黄曲霉毒素需不需要担心呢?我们还能喝普洱吗?
黄曲霉毒素(Aflatoxin,AF)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,之所以广受重视是因为它是人类癌症的一个重要的致癌源,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列为I类致癌物。至今已分离出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多种,在天然食物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,危害性也最强。刚刚在去年年底蒙牛牛奶致癌物的时候被反复提到的是黄曲霉毒素M1型。
引用云无心的《为什么牛奶和花生的黄曲霉毒素标准不同》文章中的一段话 http://www.guokr.com/blog/92863/ “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浓度很低,最主要的危害是增加肝癌的风险。在各种黄曲霉毒素的类型中,B1的致癌性是最强的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,科学家们总结出黄曲霉毒素B1的摄入量与肝癌风险的关系:每公斤体重每天吃1纳克黄曲霉毒素B1,每一千万非乙肝患者中每年大致增加一例肝癌;而对于乙肝患者,则是每一百万人中每年增加三例。美国规定除奶制品之外所有食物中的黄曲霉总量不超过20ppb。在奶制品之外的食物中,黄曲霉毒素主要有四种类型,其中B1最多而且最毒。我们都按B1来计算,看一下在这个“限量标准”下,人们承担的风险有多大。假设一个成年人,每天吃半公斤花生、大米、玉米、大豆以及各种坚果,其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达到20ppb。其总量就是10微克。以成年人体重60公斤计,其每公斤体重的摄入量约为170纳克。对于非乙肝病人,相当于每年得肝癌的风险增加了6万分之一;对于乙肝病人,相当于每年增加了2千分之一。” 结论:普洱茶因黄曲霉毒素导致癌症的风险并不高,还是别担心了。
P.S. 微博上这位专家标签是“风水”、“星座运程”,紧随这条微博之后开始讲被批驳过无数次的酸性体质论……
[1]陈建玲,李文学,杨光宇,周志涛,陈雯,朱伟,刘华章. 广州某茶叶市场普洱茶中多种生物毒素污染现状调查[J]. 癌变·畸变·突变,2011,(1). |